top of page

五蘊(The Five Aggregates)

  • 作家相片: 牙 穆
    牙 穆
  • 2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
五蘊(The Five Aggregates)


死亡是五蘊的解散。五蘊乃受、想、行、識和色。

前四者是組成精神或名法(Nama)的蘊。

第五個則是組成物質或色法(rupa)的蘊。

如此精神和物質的結合傳統地被命名為個體、個人或自我。

因此,眼前的實體並非個人,而是精神和物質兩種要素的組合,這些都是罕有的現象。

我們不把五蘊視為現象,卻把它們視為實體,因為我們迷惑的意識,和我們天生的慾望使我們把這些當作是自我,以迎合自己的重要性。

只要有耐心和決心,我們將能如實地知見事物。

如果我們進入自己的意識深處,僅專注的內觀,在內觀的過程里保持客觀和不突出自我,我們如此依照佛陀在《念處經》里的指示練習一段時日,就能看見這五蘊並非實體,而只是一連串的物質和精神的過程。

那麼,我們就不會誤把表面情況當作真實。

我們將看見這些蘊瞬間的出現與消失,從來沒有於兩刻里相同,從來沒有靜止而是不斷的變易,從來沒有存在而是不斷的形成。


生命是不定,

死亡是必定。

——達摩難陀長老著


善仁善終服務

20年殯葬經驗

明碼實價|絕不取巧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悲痛的原因

悲痛的原因 我們的悲哀和傷痛源自各種執著。 若我們要克服悲痛,就得放棄這些執著——非但只是對人,尚有對事物的執著。 這是最終的真理,這是死亡要帶給我們最重要的教訓。 執著給了我們很多物質,讓我們在情感上得到滿足,同時過著世俗的生活。 它們最後卻也成為了所有痛苦的根源。...

 
 
死亡是普遍的

死亡是普遍的 讓我們來探討佛陀如何為兩個人解決這個問題,她們因為執著而承受著死亡所帶來的悲慟。 其中一人是綺薩幗塔米(Kisagotami)。 她唯一的孩子被毒蛇咬死了。她抱著死去的孩子求助於佛陀。 佛陀於是要她從一個沒有經歷過死亡的家庭帶回來一些芥子。...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