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

  • 作家相片: 牙 穆
    牙 穆
  • 2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


死亡降臨一切眾生的身上,死亡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。

有的人在少年時死去,有的卻在老年時去世,但所有的人都無可避免的死去。

我們不受邀請地來到這世界,然後不招呼一聲就死去——每一個人,每一個植物,每一個形色,每一個生物,都有著相同的命運。

很快地就是秋季,葉子從樹上調落。

我們不哭泣,因為這是自然的,那是葉子在換季時應該做的。

人也有一樣的經歷。

有宗教的人往往比物質主義的人有著更少的死亡恐懼,因為物質主義者特別的在乎於滿足這輩子的五個感官。

但是,從佛教的觀點,每一個死亡並非生命的終止,每一個誕生也不是生命的開始。

其實,死亡是生命的開始,相反地,誕生是生命的終止。

它只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,整個生、死、再生和再死亡的循環過程。

如果一個人能夠瞭解這個持續的過程,那麼,死亡也將失去恐嚇我們的能力,因為它畢竟不是終局。

它只是一個循環的終止,只是無止境的循環中的其中一環。

葉子從樹上凋落,但這不是終止。

它們滲入土中和滋養樹根;明年,樹上又將有新的葉子。

人的生命也可以這樣作比喻。

死亡是再生的因緣。

理解這基本原理有助於我們克服對死亡的恐懼。


生命是不定,

死亡是必定。

——達摩難陀長老著


善仁善終服務

20年殯葬經驗

明碼實價|絕不取巧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貪愛與無知

貪愛與無知 死亡可以被克服嗎?答案是——可以! 有死亡是因為有誕生。 這個重復不斷的輪迴轉世被稱為 Samsara。 要終止這不斷的輪迴就必須剪斷無明(Avijja)與貪愛(Tanha)—這些輪迴轉世的根源必須被消滅。因此,只要我們剪斷貪愛與無知一誕生己擊敗,死亡已征服,輪...

 
 
省思死亡

省思死亡 我們為何要想及死亡?我們為何要省思它? 佛陀不只鼓勵我們談死亡,也鼓勵我們定時地省思及思考它。 凡是生來的必會死。 意識與身體從懷孕時開始發展、成長及成熟。 換句話說,它們經過老化的過程。 我們先是稱它為成長,然後老化,但它其實只是一個成熟、成長和最終邁向不可避免...

 
 
bottom of page